zuifeng
Latest posts by zuifeng (see all)
- 关于JMA南海台风定强的统计 - 2015年10月6日
为此,我们将RSMC-TOKYO成立以来(2000年之后)所有南海台风(本土台风+外来台风)选出。这里要说明的是,所选台风不计台风强度强弱,全部入选。只是,对于从其他海域移入南海的台风,倘若该台风在南海没有2次巅峰或强度维持期,而是一路减弱甚至逐步消散(通常见于深秋以后的热带气旋),则予以剔除不统计。结果当然不能保证绝对准确,毕竟花了较多人工时间,可能漏掉1,2个台风或者写错几个气压值,但我认为已经进行了足够多的校对,因此微小的疏漏并不影响总的判断。
在这种筛选条件下,共计93个台风划入”南海台风“行列之中。统计93个台风在南海的巅峰期/维持期的JMA气压值(不选风速是因为各国定强风速标准不同,不可比)。同时,为了建立参照,我们先以中国气象局的定强数据(速报)进行对比(毕竟是家门口的气象机构,重视程度+手握实测,这些足以使之可以具有参考对比的意义),算出每个台风JMA气压和CMA气压的速报值的差值,合计后算出平均值。统计结果如下:
对2000-2014年共计93个南海台风的气压进行统计,JMA给定的气压值与CMA给定的气压速报值的差值(JMA气压-CMA气压),平均为+2.1HPA,总差值(93个台风的差值之和)为195。在区间分布上,93个台风的频数分布如下:
JMA气压值小于CMA气压速报值(差值<0)个数为24个
JMA气压值等于CMA气压速报值(差值=0)个数为25个
JMA气压值大于CMA气压速报值(差值在1-5间)个数为25个
JMA气压值大于CMA气压速报值(差值在6-10间)个数为12个
JMA气压值大于CMA气压速报值(差值>10 )个数为7个
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,对比身为地主的CMA,JMA在过去14年中,对于南海台风的强度评定,更加倾向于给出略低的强度。但是约8成的台风,气压给定的值还是可以不超过CMA给定值的5HPA以上。这一统计结果,某种程度上,是有印证一个趋势,但似乎也没有到我们固有的印象中那种”执意给低强度”的程度。
那么。是否是因为JMA习惯低估高强度热带气旋从而使得我们印象特别深刻呢?我们从93个台风中,剔除CMA判定值高于975HPA的样本,再次计算差值。这一次,我们得到共计44个气压等于低于975HPA个南海台风样本,他们当中两大机构气压评定差值的平均值是+2.36HPA。可以说,这一差值与刚才得到的+2.1HPA非常的小,恐怕是没有统计学差异的(这里省去统计学检验了,有兴趣的自己去算下t值)。也就是说,JMA对于南海台风强度的评估,在各个强度阶级中还是比较平均的。
从上面的数据分析,姑且可以得出JMA对于南海台风确实有给出低强度值的倾向,而仔细分析这个倾向还是比较轻微的。再接下来,我们就要考虑到,这个倾向是否就是贬低了南海台风强度。思考这个问题,必须要认识到,作为地主的CMA,对于南海台风是可能倾向于给予高强度评定的,比如达维、象神。特别对于速报值,CMA事后再评估后给予修正属于相当常见的现象。因此,我们有必要获取CMA历年最佳路径(BEST TRACK, BT),将BT中再评估后的最终强度,再与JMA的速报值进行一次对比。这种对比更能看出,JMA定强与台风强度真实值的差异有多大。
基于此,我们对共计91个台风的样本(CMA2014年BT未出,剔除2014年台风)的两机构气压差值(JMA气压值-CMA BT中的气压值)进行统计,求出平均值。这一次,我们发现,总计91个样本,两家机构气压差值平均为+0.94HPA(2000-2013),总差值为86HPA。这一数据明确的表明,CMA速报值往往比BT中的数值有较大变动,而与BT中的数值进行比对,JMA的气压偏高程度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减低(相较于两家机构气压速报值直接对比)。顺便,看看频数分布的区间如何:
JMA气压值小于CMA气压BT值(差值<0)个数为31个
JMA气压值等于CMA气压BT值(差值=0)个数为24个
JMA气压值大于CMA气压BT值(差值在1-5间)个数为23个
JMA气压值大于CMA气压BT值(差值在6-10间)个数为7个
JMA气压值大于CMA气压BT值(差值>10)个数为6个
其实,定强这个争议本来说小也小。因为,从过去的案例看,大部分气象作业机构,对于远离本土外的区域,台风定强都不那么可靠。比如,在翻阅2000年后登陆日本的台风的定强记录中,CMA的定强比实测结果高5-10HPA是十分平常的。造成这种现象,或多或少都和“事不关己”的心理有关,但也不能否定,无法获得一手实测资料、对外围海域台风特点活动规律不熟悉,这些因素在本地机构作业都可能导致定强偏差。也就是,客观原因在任何一次定强争议中都是不能不考虑的。将定强的不准确马上就归结于主观上有“歧视”“贬低”,显然不够公道。
但是就事论事,JMA这两年的定强可靠性确实不怎么理想,这或许特别强化了风迷对于JMA歧视南海台风的刻板印象。比如,我们在统计上就发现,2013年和2014年,这两年中JMA气压值与CMA气压速报值差值就高达了98HPA之多,这已经占到了2000-2014年总差值(195HPA )的一半还多。而单单2013年一年,JMA气压值与CMA气压BT值就高达75HPA,占了2000-2013年总差值(86HPA)的近9成。也就是说,假如我们不计算2013-2014年的十几个台风,只计算2000-2012年总共80个台风,JMA气压值-CMA速报气压值的平均值将成2.1HPA再下降到1.2HPA,而JMA气压值-CMA气压BT值将直接降到0.13HPA,简直已经没有差异存在。这是非常明显的变化,这种变化说明,对于南海台风“低估”的“传统”,其实更像是因为近两年诡异的定强风格所直接导致的。
综上所述,对于离日本本土较远的南海海区,JMA在14年平均中,较为容易给出比其他机构更高的气压速报值,虽然这一数值偏高的并不明显。在和CMA修正后的BT气压值再比较后,这种偏高的趋势又得到较大的纠正。统计中JMA的定强之所以偏低,主要来自于最近2年定强偏差较大,特别在威马逊,罗莎等几个台风总发生了比较明确的失误,这是值得认真检视的问题。但另外一方面也说明,JMA基本上并没有所谓给予南海台风较低评价的传统,在前12年之中,JMA的台风定强尚能让人接受。而造成这一刻板印象的原因,可能是源自于近年几个典型台风的争议性太大。
作者对本原创文章拥有著作权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授权允许。非商业转载请注明: 转载自奇妙天气
本文链接地址: 关于JMA南海台风定强的统计